《中國金融》|金融賦能島城繪就發展新藍圖
- 2024-12-18 瀏覽:2894
黨的二十大明確,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這為優化金融服務指明了方向和目標。《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指出,積極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普惠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加強對重大戰略、重點領域、薄弱環節的優質金融服務。近日,記者跟隨中國銀行業協會赴山東省青島市開展“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主題成果調研,切實了解青島市銀行業助力新質生產力發展、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有益做法和典型成果。
創新科技金融服務,護航新質生產力全生命周期發展
在青島高測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高測股份)的硅片切割車間,一根根比頭發絲還細的金剛線發揮著“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讓硅棒實現了瞬間“瘦身”。這家從輪胎測試裝備起步的企業于2011年開啟光伏領域研發,并于2016年正式進軍光伏產業,是青島市制造業中小企業“隱形冠軍”、山東省“專精特新”企業,成功入選第八批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
“北京銀行青島分行為我們提供的不僅是貸款方面的支持,還有產品上的支持,這幾年根據公司的需求,北京銀行青島分行持續提升授信額度,支持公司產能建設,還結合我們行業上下游結算特點,創新提供了供應鏈金融產品,滿足了我們和供應商之間的結算需求。”高測股份副董事長李學于介紹了銀行對企業的支持情況。據了解,北京銀行青島分行通過深入調研企業生產制造、日常運營流程,以線上供應鏈金融業務作為切入點,基于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技術,為高測股份分布于全國各地的上游供應商提供免開戶的全流程線上化融資服務,為企業聚焦產品創新研發解除了后顧之憂。
深耕智能制造領域多年,在汽車零部件、3C精密制品、新能源、冷鏈物流等行業擁有300多項智能工廠成功案例的青島科捷機器人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科捷機器人)也是北京銀行青島分行服務的眾多科技型企業之一。作為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科捷機器人不僅是智能制造系統解決方案提供商,還是全國百佳示范機器人系統集成商。北京銀行青島分行圍繞企業發展需求,在為企業發放2500萬元中長期貸款助力其智能制造轉型升級的基礎上,依托“并購+plus”服務體系,為企業提供并購、股權激勵、股權撮合等一攬子服務,支持企業智慧新能源業務發展。
對于如何創新護航科技型企業發展,北京銀行青島分行行長徐煒提出,近年來銀行的股債聯動理念、風控邏輯、金融支持政策發生了很大變化,并不斷調整產品設計,從而更好地契合企業需求,幫助、陪伴企業成長。北京銀行青島分行根據科技型企業不同發展階段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企業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金融服務。例如,針對初創期企業,提供英才貸、營商貸、科企貸等產品,推出線上化信用貸款“金粒e貸”;針對成長期企業,運用知識產權質押的智權貸、“領航e貸”等特色產品,提升信貸靈活性;針對成熟期企業,升級“股權+債權”聯動服務模式;針對上市期企業,匹配并購貸款、現金管理等;面向騰飛期企業,定制銀團貸款、并購貸款、債券承銷、資產證券化等綜合化產品。
拓展金融服務領域,助力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
成立于2004年的青島特銳德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特銳德)主要從事電力設備“智能制造+集成服務”業務和電動汽車充電網業務,承擔了多項國家級和省市級項目,是工信部第一批制造業單項冠軍培育企業。在新能源發電領域,該公司的高壓預制艙式變電站產品和新能源箱變產品的中標份額位居行業前列。據了解,特銳德創立伊始便與農業銀行青島分行建立合作關系,迄今已有20年,業務合作領域也從貸款拓展到超短期融資債券承銷、現金管理等。農業銀行青島分行持續助力特銳德擴大生產規模、緩解資金壓力、降低融資成本,見證了企業的發展壯大。
圍繞國家“雙碳”目標,農業銀行青島分行深入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聚焦特銳德等區域內重點綠色客戶,實施清單制管理,傾斜政策和資源,加強綠色領域信貸支持和綜合金融服務,推動新能源等綠色行業發展,助力傳統產業低碳轉型,大力支持山東省深化新舊動能轉換。截至2024年9月末,農業銀行青島分行對青島市317個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重點項目實現全覆蓋對接,綠色貸款余額達530億元。
“公司成立于2006年,2011年青島銀行西海岸分行對公司進行授信,成為我們的第一家授信銀行,雙方合作至今已有十多年。隨著公司規模的擴大,資金需求量不斷增加,銀行給予我們的授信額度也從公司發展初期的2000萬元增加到如今的1億元,雙方金融合作的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青島惠城環保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惠城環保)財務總監盛波講述著銀企雙方的合作。
惠城環保是一家專業從事工業“三廢”處理并將廢物有效循環再利用的環保型高新技術企業,核心技術涵蓋工業固廢無害化處理及資源再利用、工業廢氣治理、廢水達標排放及再利用、垃圾集中處理及廢塑料循環再利用等領域,于2019年成功登陸創業板。青島銀行西海岸分行通過調整擔保方式、發放綠色貸款、開展供應鏈金融等方式,積極滿足企業日常經營和擴大規模的資金需求,助力企業攻堅克難、快速發展,見證了企業從一家小型環保企業成長為上市公司的蝶變。
惠城環保只是青島銀行服務經濟社會綠色發展的一個縮影,多年來,青島銀行立足可持續發展,積極把握綠色發展機遇,聚焦綠色貸款、碳金融等領域持續完善綠色金融長效發展機制,結合市場需求打造綠色金融綜合服務方案,構建“綠金青銀”特色品牌,不斷為綠色低碳轉型貢獻力量。截至2024年9月末,青島銀行綠色貸款余額超過300億元。
深化數字技術運用,抓住普惠金融做深做細突破口
“農業銀行是與我們合作時間最久、合作額度最大、互動最多的銀行,農業銀行了解我們產業鏈的特點,知道我們業務痛點,通過供應鏈金融產品,不僅提高了我們產業鏈上游企業貸款的可得性、便利性,還實現了價格、政策方面的‘普惠’。”山東新希望六和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希望六和集團)融資總監孫慶河對農業銀行青島分行的服務肯定有加。據悉,新希望六和集團聯合農業銀行青島分行于2018年推出一款線上供應鏈金融產品——“應收e貸”,該產品的最高授信額度為1000萬元,無須抵押擔保,主要面向新希望六和集團的上游供應商。供應商憑借與新希望六和集團發生的訂單或應收賬款即可在網上申貸,從發起申請到資金到賬僅需幾分鐘,有效滿足了產業鏈上游小微企業短貸、快貸的融資需求。
青島福加德面粉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福加德)便是新希望六和集團眾多上游供應商之一。2023年初為了解決企業購置原材料面臨的融資難題,農業銀行青島分行依據福加德與新希望六和集團旗下公司的訂單為企業辦理了“應收e貸”業務,實現了單筆訂單下放款200萬元。“‘應收e貸’利率低,放款速度快,為企業解了燃眉之急,農業銀行助力我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了腳步。”福加德總經理牟少俊向記者介紹道。
農業銀行青島分行把普惠業務作為重要發力點,圍繞核心企業實施“一鏈一策一批”企業融資促進行動,推出“保理e融”“應收e貸”“票據e融”“訂單e貸”等“鏈捷貸”系列產品,助力核心企業穩鏈、保鏈、強鏈,強化對產業鏈上小微企業的金融支持。截至2024年9月末,農業銀行青島分行為新希望六和集團核定“應收e貸”合作額度8億元,近6年來已累計為其上游825家小微供應商放款6.4萬余筆,累計放款207億元,有效解決了涉農產業鏈上小微企業的融資難題。
“相較于金融機構較為集中的城市區域,農村地區銀行網點數量少、客戶居住分散、老年客群龐大,大量行動不便、居住偏遠的客戶距離最近的銀行網點也在10公里以外。目前青島農商銀行共有344個營業機構,是全市網點最多的銀行業金融機構,即便如此也難以對所有農村區域實現服務全覆蓋。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依托 ‘小微云’服務終端建設農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務點來解決農村地區金融服務覆蓋面不足的問題。借助于‘小微云’服務終端,青島農商銀行的服務不僅走進了偏遠的村莊、山區、海島,還走進了養老社區、供銷社產品中心。”青島農商銀行零售金融部總經理谷春青向記者介紹道。
“小微云”服務終端是青島農商銀行自主研發的集金融、民生和政務等服務于一體的綜合服務平臺,也是該行農村普惠金融支付服務點的主要功能載體,其廣泛布設在村民委員會、超市、品牌加盟店、藥房、診所等實體商戶中,不僅可提供小額現金取款、現金匯款、轉賬匯款、生活繳費等服務,還可實現社保、醫保、稅務、不動產、公積金等方面的個人服務功能,未來還將上線農產品銷售等更多服務。青島農商銀行依托“小微云”服務終端,結合344個營業機構,已經建立起涵蓋社區、村莊、偏遠海島等區域的“最后一公里金融服務圈”。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末,青島農商銀行在青島市布設的“小微云”服務終端達1558臺,當年受理各類金融業務423萬筆,金額達35億元,服務覆蓋了300余萬戶農戶。
強化銀企協作共贏,探索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新路徑
依托海爾集團鑫海匯平臺(以下簡稱鑫海匯平臺)開展的供應鏈金融創新是銀企協作助力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的典型代表。鑫海匯平臺是由海爾集團自建的“一站式”供應鏈、產業鏈數字化服務平臺,也是上海票交所批準接入的首個民營產融服務平臺,不僅可以為注冊企業提供供應鏈票據的簽發、承兌、背書、貼現等全線上、全流程服務,還幫助海爾集團供應商基于區塊鏈技術形成的應收賬款債權憑證實現低成本融資。“鑫海匯平臺將交易信用轉化為企業信用,引導金融活水賦能制造業領域,通過工業互聯網,讓小企業享受到了大企業的金融服務。”鑫海匯平臺總裁武鐵錚告訴記者。
談及銀行與海爾集團的合作,北京銀行青島分行行長徐煒坦言,銀行的服務需要數字化賦能,通過與鑫海匯平臺的直連對接,北京銀行青島分行運用供應鏈金融模式服務海爾集團產業鏈上兩萬多家中小企業,不僅支持了民營企業發展、促進了就業和消費,還解決了小微企業融資難、融資貴、融資慢問題。圍繞海爾集團各板塊經營需求,北京銀行青島分行主動挖掘集團核心主業板塊上下游結算特點及資金需求,為海爾集團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供應鏈票據貼現、鑫鏈融資等數字化金融服務,以全流程線上化、企業無須開戶的服務體驗,有效解決了供應鏈金融“一點做全國”異地展業手續煩瑣的痛點,大幅提高了供應鏈支付結算效率,盤活了企業應收賬款,降低了海爾集團整個生態系統的融資成本。截至2024年10月末,北京銀行青島分行累計貼現供應鏈票據6.9億元。
青島新協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協航)主營冷凍肉食品代理貿易,不僅是國內肉類進口與跨境冷鏈物流龍頭企業,也是一家實現全流程數字化管理的科技型進出口代理企業,2023年末公司貿易進口額達17.42億美元。公司持續推進數字化轉型布局,自主打造跨境生鮮產業互聯網科技服務平臺,提供進口、航運、報關、倉儲、物流、分銷等全鏈條服務。據了解,新協航上游主要為境外大型肉類屠宰加工企業及貿易商,下游主要為境內冷凍肉經銷商,肉類進口貨款支付具有業務筆數多、單筆金額小、時效性要求高的特點,為解決企業業務經營面臨的痛點,北京銀行青島分行探索供應鏈金融創新應用,依托企業跨境生鮮產業互聯網科技服務平臺,與新協航聯合構建供應鏈全過程清分結算體系,為其量身定制“法透(法人賬戶透支)+批量付匯”專屬服務方案,不僅滿足了企業每天上百筆融資付匯需求,還實現了批量付匯秒申快辦、資金隨借隨還以及貨款支付與銷售回款的閉環管理,在提升企業財務工作效率的同時,大幅降低了企業融資成本,實現了風險的有效防控。截至2024年10月末,北京銀行青島分行對新協航的存量授信額度達4億元,用信余額達2.88億元,其中法透業務累計發生額達3.43億元,美元結算量突破1.8億美元。
賦能海洋產業發展,找準服務海洋強國建設著力點
“小磷蝦,大夢想。”成立于2018年的逢時(青島)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逢時科技)瞄準海洋產業賽道,致力于以南極磷蝦為主的海洋醫藥和生物制品的綜合開發與利用,開啟了企業快速成長之路。“我們對青島銀行非常感激,逢時科技的發展需要銀行的支持,希望我們與銀行能夠做到相互賦能、相互成就。”逢時科技董事長高以成如是說。從2023年6月青島銀行文創支行為逢時科技辦理“科創易貸”授信500萬元,到2024年1月續作“人才快貸”授信1000萬元,再到2024年11月擴大授信額度至3000萬元,青島銀行為企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持續的金融“活水”。在調研中記者也了解到,未來隨著企業產能的擴大和全球化布局的加快,青島銀行將為逢時科技提供多元化的金融服務,助力企業深耕海洋、揚帆遠航。
“經略海洋從一棵海藻開始。”青島明月海藻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明月海藻)是我國較早建立的海藻加工企業之一,經過二十多年的發展,企業逐步構建起涵蓋海藻功能原料、海藻健康產品、海藻文化旅游、海洋生態肥料、海洋生物醫藥的產業生態圈,建設了青島明月海藻生物科技中心、青島海洋生物產業基地、江蘇大豐海洋生物產業基地、智利海藻資源開發基地,形成了“一個中心、三大基地”的產業空間布局。多年來,青島銀行不僅為明月海藻提供了貸款、財務規劃、風險管理、國際結算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還與企業在供應鏈融資、跨境貿易融資等領域開展了合作。為滿足企業“走出去”的融資需求,青島銀行為明月海藻辦理了“跨境保函+NRA境外貸款”業務,為其境外子公司發放人民幣貸款,有效解決了企業境外分支機構的融資難題。
青島銀行立足島城海洋資源優勢,構建“青出于藍”藍色金融品牌,搭建藍色金融產品體系,針對海洋經濟特點,精準發力省市海洋經濟重點領域,拓寬海洋產業融資渠道,為涉海企業提供了多樣化的融資方案,賦能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截至2024年9月末,青島銀行藍色金融貸款余額近168億元。
紅瓦綠樹,碧海藍天,美麗的青島煥發著蓬勃生機。在這個臨海傍山的海濱城市,金融機構及廣大企業開拓進取、務實創新,為島城注入發展的動能、創新的活力,共同推進著島城經濟高質量發展。
本文來源:中國金融雜志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