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行:“邊緣計算+”技術銀行業應用及生態探索
- 2022-10-11 瀏覽:4193
首發:中國農業銀行研發中心委員會官方平臺《我們的開心》
(作者 李鵬斐 王祎霂)
數字經濟成為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支撐。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要加快建設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把實施擴大內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以創新驅動、高質量供給引領和創造新需求。數字化轉型過程將以信息技術,特別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
在數字經濟發展需求的驅動下,新建數據量將超過去30年的總和,娛樂數據將保持主體地位,生產數據占比將持續增長。數字經濟時代,80%的數據和計算將發生在邊緣。作為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基礎賦能平臺,邊緣計算通過在網絡邊緣位置,為各類行業用戶提供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服務,以滿足行業數字變革過程中在低時延、大帶寬、智能分析、海量數據、安全可信、高效算力等不同方面的差異化需求。
全球各國積極推進邊緣計算的戰略布局。以美國、歐洲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均將邊緣計算列入產業數字化轉型中的關鍵環節和技術進行統籌部署,并積極推進創新應用。我國高度重視邊緣計算的發展,近期工信部印發了《5G應用“揚帆”行動計劃(2021-2023年)》《新型數據中心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 年)》《工業互聯網綜合標準化體系建設指南(2021 版)》等相關文件,積極推進邊緣計算在工業互聯網、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的技術、標準與產業發展。
農行與業界的情況
2021年起,農行啟動“數字運營人”項目,旨在利用網點視頻分析技術和人工智能實現對智慧網點無感場景的智慧賦能和價值挖掘,為上層業務應用提供有力的數據決策支持。為此,技術總體實施框架擬建立基于云邊協同的邊緣計算體系,實現邊緣計算體系和運營管理的有機整合、深度融合,為潛客挖掘、運營合規管理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手段和解決方案,助力營業網點數字化、智慧化轉型。同時充分發掘邊緣計算技術在智慧網點中的業務運營場景,同時也為其他智慧場景的建設與拓展提供有力依據。
2015年至今,已有多家商業銀行著手部署并試點智慧銀行相關概念的應用和平臺。某國有銀行于2018-2021年已建“邊緣計算+物聯網”雙平臺智慧基礎底座,并在此基礎上開拓基于視覺分析技術的“網點智能識別”體系,助力智慧運營和智慧營銷;2019年,某股份制銀行與廠商聯合建立以智慧巡檢引擎為基礎的智慧安防體系,以物聯網數據為核心,抽象巡檢流程,自動化完成安防作業;此外,數家國內大中型商業銀行都已建立或正在試點以生物識別、物流參數、能源參數等為基礎的智慧金融場景實現,進一步擴大金融場景的浸入,實現風控、運營、營銷的智慧化。
與此同時,各大科技巨頭也在積極部署邊緣計算的相關生態和推進產品的研發應用。
邊緣計算體系架構
在靠近物或數據源頭的網絡邊緣側,建設融合網絡、計算、存儲、應用核心能力的分布式開放平臺,就近提供邊緣智能服務,滿足行業數字化在敏捷連接、實時業務、數據優化、應用智能、安全與隱私保護等方面的關鍵需求。邊緣計算可以彌補云計算在架構上的諸多不足,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
算力:線性增長的集中式云計算能力無法匹配爆炸式增長的海量邊緣數據。
帶寬:傳輸帶寬負載急劇增加造成較長網絡延遲,難以滿足控制類數據、實時/準實時流式數據傳輸需求。
安全:云計算的安全與應用軟件、平臺、操作系統、多段網絡、權限管理等多方面因素有關,邊緣數據的安全隱私受到極大關注。邊緣計算的產生有助于隔離邊緣應用和云端的系統性風險和數據安全。
能耗:邊緣設備傳輸數據到云平臺消耗較大電能,從云平臺獲取數據到設備現場也需要二次消耗遠程傳輸電能。邊緣計算有利于降低傳輸帶來的能耗損失。
邊緣計算與云計算并非替代關系,而是協作配合,形成云計算、邊緣計算協同作戰的云邊一體解決方案,最終實現以云計算中心、邊緣設備節點、傳感器網關、傳感器為核心組件的“云-邊-端”云邊一體應用部署體系。
農行邊緣計算建設的探索和思考
2021年,農行初步搭建了基于邊緣計算的技術框架,實現前端設備、邊緣計算設備與業務應用系統互聯,采用“機器視覺算法+邊緣計算+攝像頭”的云邊端協同解決方案,從智慧風控、智慧管理、智慧服務、智慧金庫4個方面,探索實現了“超柜代客操作、三方駐場監測”等11個業務應用場景功能,創造多個行業、行內首創。2022年及遠期,我們將牽頭完成基于云邊協同的邊緣計算體系的建設,落地農行邊緣計算平臺、明確云邊協同標準、持續擴大場景研制和部署推廣。結合農行物聯網相關建設規劃,將在智慧網點領域的“架構規劃、技術融合、數據治理、生態建設、領域拓展”等方面尋求更深突破。最終期望形成人工智能和云原生方向的算力、數據架構整合建設基礎。
1、智慧網點建設
農行智慧網點建設思路是一個整合了線上和線下渠道全面數據來源,提供智能交易、預測的松耦合網點金融服務生態體系架構。它是一個立體豐滿的概念,是多角度、多解的認知概念。智慧網點體系的每一個側面都相互支撐、相互依賴,邏輯上形成閉環。
類比于人類認知和信息處理的過程,智慧網點的建設發展根據人體處理復雜事件和積累經驗的原理運行。從數據采集、近端數據處理、中樞數據處理、事件反饋、事件處理、知識積累等環節進行處理閉環,形成一整套智慧體系的運作模式。邊緣節點作為近端處理的關鍵環節和資源供給,在智慧網點場景下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是設備連接獲取無感數據的前沿,是云端智慧場景任務調度的基石。
2、智慧銀行的技術底座
隨著各行業數字轉型的逐漸深入,為了滿足行業在高效計算、海量接入、智能化分析、安全防護等差異化需求,邊緣計算技術與5G、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各類技術(MEC、邊緣AI、邊緣IOT、邊緣高性能計算為代表)深度融合,構成了“邊緣計算+”技術創新體系,其深層含義是各類技術通過“邊緣計算化”賦能產業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轉型。
農行智慧網點乃至智慧銀行建設是網點科技體系框架的延續和數據貫通。數據的完整獲取是一切問題的根源,“物聯網+邊緣計算”則是線下數據采集和處理的關鍵技術設施,因此,將“物聯網+邊緣計算”組合作為基礎底座首先落實,探索多維源數據的應用和分析,為其他技術的松耦合拓展奠定基礎。目前,農行邊緣計算平臺和物聯網平臺正在同步有續推進建設中,最終將形成以“云邊端”三層架構為基礎,涉及多種創新技術及平臺、多種智能數據終端、多種邊緣資源整合、多領域業務場景的綜合智慧銀行落地架構。
結 語
作為邊緣計算技術發展的重要趨勢,“邊緣計算+”技術融合能力的深度與廣度,將進一步持續提升。當前的“邊緣計算+”關鍵技術能力中,邊緣計算主要扮演了基礎賦能平臺的角色,即各類 ICT技術利用邊緣計算平臺能力,在邊緣側與云側同時部署不同的服務能力,滿足行業應用差異化需求。未來,邊緣計算將與更多 ICT 技術深度融合,在邊緣側提供更為豐富的技術服務能力,提升“邊緣計算+”關鍵技術的廣度;另外,邊緣計算核心技術將與 ICT 技術深度融合,在硬件加速與軟件算法方面不斷升級演進,提升邊緣 AI、邊緣 HPC、邊緣音視頻等融合技術的執行效率。
AI使能智慧網點、智慧銀行,挖掘無感終端數據價值,促進網點及銀行業務全面升級。遠期實現金融科技和運營管理的有機整合和深度融合,為運營管理、風險合規、安全防控、三農信貸等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手段和解決方案,助力營業網點數字化、智慧化轉型。邊緣計算+不僅帶來的是業務場景和效能的不斷豐富提升,更是物聯體系之下的智慧銀行管理新思路,預見不久的將來海量終端數據的采集和業務連接,將會給銀行業的經營發展帶來無限廣闊的空間,值得期待!
本文來源:邊緣計算社區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