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科技助力金融業務高質量發展
- 2024-08-22 瀏覽:4025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數字科技已成為驅動金融業務發展的核心要素。而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無論是推動自身業務創新發展,還是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都需要不遺余力地推進具有戰略性、全局性、前瞻性的重大科技創新項目建設,并以此持續匯聚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源頭動力,走好中國特色金融發展之路。
一、科技是推動金融服務轉型的
關鍵力量
1.科技與業務發展相生相伴
首先,商業銀行要充分發揮金融專業化服務優勢,離不開現代信息技術的驅動與支撐。在此背景下,商業銀行在賬戶管理、支付結算、貸款融資、場景生態、風險管理等各個方面,都應圍繞經營主體業務發展和個人金融服務所需,構建全方位技術支持體系,以更好助力經濟社會健康發展。
其次,現代科技與金融業務相互融合、同向發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了巨大推動力。對于商業銀行而言,無論從戰略構想到項目實施,還是從產品服務到平臺建設,在各個方面都應發揮科技的高水平支撐與引領作用,充分利用先進技術穩步推動業務改革創新。
再次,數字科技與金融業務正逐步實現“煲湯式”融合。順應這一趨勢,商業銀行的科技與業務部門應開展通力合作,從工程任務部署上實現共謀,從項目系統研發上實現共創,從應用推廣實施上實現共融,從專業隊伍建設上實現共建,從體制機制保障上實現共筑,攜手構建業務發展新高地。
2.以科技打造全領域支撐能力
首先,作為商業銀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內容,科技已成為推動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核心要素。因此,商業銀行應從集團全局角度和戰略高度,統籌規劃金融科技體系建設,穩步推進重大科技戰略的部署和實施。
其次,科技體系化建設關乎商業銀行的長遠發展。商業銀行在堅持科技與業務融合發展的同時,還應充分發揮科技創造力,不斷打造全新的金融服務場景和生態,持續為普惠金融發展開辟新領域、新賽道。
再次,商業銀行在加強自身科技能力建設的同時,也應注重聚力破解業務發展中的難點、痛點問題,并加速推動科技成果向業務轉化;同時,堅持鍛造科技“防火墻”,強化全領域風險防范能力,切實守護好客戶的“錢袋子”。
二、科技激發商業銀行
業務創新活力
數字經濟背景下,數字科技為商業銀行更好地踐行“金融為民”提供了路徑和方法,以現代科技應用為核心重塑業務架構及組織機制,既是新時期加速金融創新的最優選擇,也是商業銀行完成自我突破的必由之路。
1.從全局視角加強科技體系建設
一是聚焦重大發展戰略,以推進落實國家重大部署為己任,圍繞服務實體經濟、擴大內需戰略、助力鄉村全面振興等,適時規劃調整業務發展方向,以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堅持為重大戰略實施提供高品質金融服務。
二是不斷加強頂層規劃設計,即以集團戰略規劃為指引,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先導,以攻堅克難推進重大項目建設為目標,做好統籌規劃和前瞻布局,切實發揮數字科技在業務創新發展中的牽引作用。
三是加強研發能力建設,聚焦信息系統架構、產品研發模式、科技基礎設施、技術開發工具、專業人才隊伍等方面,緊隨業界最新的發展趨勢,及時做好優化升級,堅持以領先科技打造高質量支撐保障,助力業務可持續創新發展。
2.整合梳理業務組織架構
一是明確組織管理體系,即在決策層面,建立由高管層、核心業務部門和技術部門共同參與的重大事項決策工作機制,統籌負責業務架構、重大工程、項目任務、攻堅課題的規劃設計;在實施層面,建立由業務部門、主要機構和核心業務與技術專家共同組成的業務保障機制,負責具體項目的組織推動和落地實施。
二是明確業務經營體系,即探索打造綜合化、專業化業務團隊,從管理人員中選出一支精專業、懂經營、熟市場、勇擔當的優秀力量,遴選一批科技和業務領域的專業人才,聚焦各領域的“急難險重”問題,充分調動和發揮各領域專業人才的積極性、創造性,高質高效推動重點工作落實。
三是明確運營保障體系,即通過構建集戰略規劃、政策制度、研發體系、科創機制、專業隊伍于一體的業務運營管理體系,依托集團強大的金融組織力,加速推進重大科技攻關、核心技術應用、重點工程項目研發、基礎平臺建設、新業態落地等目標任務順利實施。
四要明確考核評價體系,即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設立綜合評價指標體系,并以此不斷完善部門、機構的考評制度。在實施過程中,考評制度不僅應鼓勵大膽創新,還應確立質量標準,對具有突出貢獻的創新成果,科學衡量其應用價值,著重體現“獎優罰劣”原則。
3.堅持以科技驅動業務發展
一是發揮科技先行作用,加速形成支撐業務高質量發展的架構資產,夯實企業級項目研發基礎,提升現代科技在系統設計、產品研發、平臺建設、數據應用等方面的普及和推廣水平。
二是推進科技創新應用,圍繞目標市場、民生服務、場景生態、風險防控等重點領域,聚焦產品業務、數據信息、運營流程、場景服務、渠道支持、安全管理和業務合作等項目任務,加強各專業部門、業務機構間的通力合作,不斷探索建設新平臺、拓展新應用。
三是加大科技資源投入力度,在全面規劃金融科技布局的基礎上,圍繞業務發展重點,著力把優勢資源投向先進技術開發應用、基礎設施建設布局以及業務發展的薄弱環節,不斷提升金融科技對業務發展的快速響應能力。
三、科技助推個人金融業務
戰略升級
作為商業銀行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重要戰場,個人金融業務在堅持人民至上、堅持傳承創新的同時,還需要不斷向科技創新要速度、要質量、要效益,以確保業務的可持續健康發展,以及更好地服務金融強國建設目標。
1.聚力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一是緊跟國家加快推進實體經濟發展的新部署、新任務、新要求,商業銀行應充分發揮金融科技發展之力、創新之能,為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金融創新方案;同時,堅持一事一議,逐項推進落實,持續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質效。
二是堅持科技驅動、提升貢獻的原則,商業銀行應從產品服務、資源投入、經營方式、機制保障等方面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持,在滿足城鄉經營主體共性發展需要的同時,著力解決人民群眾的個性化服務需求,并充分發揮金融專業所長與科技創新優勢,推動實體經濟與金融服務融合創新,為實體經濟健康發展注入新動能。
2.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
一是對于個人結算賬戶、儲蓄存款、投資理財、支付結算、個人貸款、全面風險管理等基礎性金融業務,商業銀行應充分發揮新質生產力對金融創新發展的推動作用,加快制度創新、金融科技創新、產品業務創新、服務模式創新、工具手段創新,提升大數據、大模型、大算力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服務與管理水平,讓普惠金融在更高的起點上實現高質量發展。
二是面對老齡客戶、殘疾人士、特殊群體等重點服務客群,商業銀行應加大科技應用研發投入力度,持續改進客戶體驗;同時,積極開辟綠色服務通道,提供專區、專屬金融服務,確保日常服務、業務辦理、特殊需求能得到快速響應,切實提升特殊困難群體的金融服務質量,著力在提供優質產品供給上做好服務保障。
金融強國建設任務艱巨、責任重大、使命光榮。面對來自內外部經營環境變化、政策制度創新發展、重大任務項目聚力攻堅、全面風險管理等各種挑戰,商業銀行無論是進行戰略制定還是實施業務決策,都應統籌好發展與安全,正確處理好當下與長遠、局部與整體、自身效益與社會效益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支撐、引領作用,堅持以開拓創新和工匠精神贏取發展先機,確保各項經營任務得到有效落實。
本文來源: 中國金融電腦+微信公眾號
免責聲明:所載內容來源互聯網、微信公眾號等公開渠道,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僅供參考、交流等非商業目的。轉載的稿件版權歸原作者和機構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刪除。